此彩繪為一磁磚畫,題辭為「松竹梅」。畫面中有松樹、梅花、竹子交錯生長,一隻鳥停在竹子上。「松」、「竹」、「梅」並稱為歲寒三友,取其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將其視為生命力旺盛、源源不絕的吉祥象徵。《論語‧子罕》中寫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在嚴寒中,松柏依然屹立不搖,比喻在逆境中,才能看出一個人的節操。松柏堅毅耐寒、四季常青,因而奠定了在人們心中的堅毅不屈形象。君子品德當如松之剛正不阿。更因其常綠不凋,又有長壽的象徵。唐朝白居易《池上竹下作》寫到︰「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詩中以竹莖中空來表示謙虛,竹節分明則表示人應有節操。凌霜不凋、堅貞挺拔的竹,用來象徵君子高風亮節,君子應守節如竹。唐朝黃櫱襌師《上堂開示頌》:「不經一番寒澈骨,怎得挴花撲鼻香?」經嚴寒的淬鍊,才得以嗅到梅的淡雅清香。說明梅花不畏嚴寒、獨步早春、雪中開花。將梅花擬人化,來讚頌君子的高尚情操與精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