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丁山怒殺樊梨花」取材自《征東征西‧薛丁山征西》第三十一回「樊梨花無心弒父小妹子有意誅兄」。薛氏父子拿下了鎖陽城後,接著進攻寒江關,卻不料遇上關主樊洪的女兒,樊梨花。樊梨花被黎山老母收為徒弟,傳授移山倒海、撒豆成兵的法術,並曾說過樊梨花與薛丁山有宿世姻緣。樊梨花便要和薛丁山對陣,樊梨花提出成親的要求,薛丁山斷然拒絕,與樊梨花大戰。樊梨花三擒三放薛丁山逼迫他就範,薛丁山才答應婚事並回營稟告父親。隔日關頭拉起降旗,前來提親的程咬金見狀,心中大喜,樊梨花藉口父兄三人因為生病所以無法出面接待,現在他們決議歸順唐朝,請元帥擇一吉日成親。在父親薛仁貴的堅持下,薛丁山當晚就迎娶了樊梨花。洞房之夜兩人對坐,薛丁山問起為何她父兄沒有前來參加婚禮?樊梨花只好將前一晚失手殺死父兄的事據實以告。薛丁山聽了大怒,大罵她是不忠不孝的賤人,要殺了她以絕後患。先是竇仙童與陳金定趕來勸架,接著薛仁貴也前來為樊梨花解圍。薛仁貴罵道:「畜生!你沒見過世面嗎?樊小姐神通廣大,營中有誰是她的對手?她肯歸順我們就謝天謝地了,要是她反悔了我們該怎麼辦?還不進去向人家道歉!」薛丁山不從,薛仁貴以軍法處置,將他綁起來打三十荊條,關在大牢裡。
林天助,烈嶼人,作品遍布大小金門宮廟。林天助早彩繪作品是直接在廟壁上以墨筆作畫,應用疊暈與勾勒畫法,以黑線條勾勒輪廓界限,再施墨色,由淺而深。「連環畫式」壁畫為金門廟宇彩繪中十分具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林天助無師承,其創作靈感來自章回小說,表現手法靈活,圖像構圖精緻。本彩繪主要是以油煙與粉塵附著,造成視覺上彩繪表面色階分布的不協調,同時還有不明液體垂流,造成部分彩繪的佚失。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