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匏仔寮前方小溪與竹橋

 匏仔寮前方小溪與竹橋
數位物件授權: OGDL

匏仔寮前方小溪與竹橋

匏仔寮聚落前方的小溪為匏仔寮南側蜿蜒連綿溪流,匯入楠梓仙溪,今臺29線公路興農橋樑跨越其上,為八張犁通往匏仔寮必經的溪流。臺29線公路,起點高雄市那瑪夏區瓦,終點高雄市林園區,全長112公里,其中旗山至甲仙路段,日治時期為「旗山甲仙道」,俗稱「旗甲公路」,為當時旗山至甲仙必經路段,清代即為南北聚落往來重要聯絡道路,八張犁與匏仔寮兩聚落位於該道路兩側。清末湯姆生從八張黎通往匏仔寮的路線,大致位於今日臺29線公路興農橋東側的小徑,今為通往民宅的產業道路。當時可見跨越溪流之竹橋,今已不復存在,至於八張犁通往匏仔寮所經的小溪流則由更加堅固的水泥橋「興農橋」取代,湯姆生在1871年4月是沿著一條舒適的林蔭小徑前行,旁邊是一條灌溉用的小溪。可見點綴著無數繁花的樹籬-吊鐘花、玫瑰、番石榴、野薄荷和牽牛花,還有野生懸鉤子灌木,當時所見的植物樣貌亦與今日低海拔漫山遍野的常見農村植物一致。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匏仔寮前方小溪與竹橋 / 撰寫者:陳威潭、張育嘉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文化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161902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文化部
所在地-地址
高雄市杉林區
免費進場
史料原文/譯文
我們沿著一條舒適的林蔭小徑前行,旁邊是一條灌溉用的小溪。我們的左手邊是一片點綴著無數繁花的樹籬──吊鐘花、玫瑰、番石榴、野薄荷和牽牛花,還有一大叢不久前仍結實累累的野生懸鉤子灌木,從殘存的一點果實可以判斷,這跟我們英國的覆盆子一樣甜美。我們必須再過一次竹橋,然後踏上稻田邊的小路,田裡鮮綠的新禾從水中冒出來,高度剛好足以隱蔽群山的倒影。
史料時間
日期
1871-04-14


類型名稱
踏查時間


所在地-緯度
23.046742025694897
所在地-經度
120.55312542707827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匏仔寮前方小溪與竹橋
參考資料
《台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年)、《臺灣堡圖》
相關人物
馬雅各、Ahong、六名木柵平埔族挑夫、平埔族執事Tong、Sin-chun
資料來源
《十載遊記:麻六甲海峽、中南半島與中國》(The Straits of Malacca, Indo-China, and China,1887年)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1683~1895)
交通方式
步行
撰寫者
陳威潭、張育嘉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