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宜蘭市五圍一結

跟宜蘭市五圍一結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宜蘭市五圍一結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五圍一結,「圍」和「結」都是拓墾單位,在宜蘭平原上曾有許多移墾時所留下的地名,例如:壯圍、柴圍、十六結等。五圍一結約略是現在的自強新路一帶,清治時屬於民壯圍堡五圍一結庄。五圍裡還有一結、二結、三結、四結、五結、六結、七結等地名。 日治初期,五圍一結庄與五圍二結庄合併為民壯圍堡壯一庄;終戰後,行政區劃原先是和睦里,2014(民國103)年併入神農里。據耆老黃榮華表示, 1887(光緒13)年其高祖父黃祥芳與張姓、邱姓等八位先賢協力提供八分地於此處興建壯一福德廟,並鐫刻石碑記錄這件事。後來,福德廟改建時,將石碑嵌於廟的龍側外牆上,只是因為石碑的材質是砂岩,容易受到風化,目前碑面損壞嚴重,已有多處字跡完全無法辨識,非常可惜。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宜蘭市五圍一結 / 撰寫者:彭名俐(撰寫人)、陳志倫(攝影者)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161239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宜蘭市自強新路
別名
壯一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747589
所在地-經度
121.756918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宜蘭市五圍一結
資料來源
宜蘭縣宜蘭市寺廟文物普查計畫成果報告書,陳進傳,2016,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1895~1945)/清治時期/戰後時期(1945~)
交通方式
步行、自行車、機車、汽車、公車
撰寫者
彭名俐(撰寫人)、陳志倫(攝影者)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