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從西國到新竹─三十三所觀音巡禮

從西國到新竹─三十三所觀音巡禮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從西國到新竹─三十三所觀音巡禮

西國巡禮是由三十三個寺院編組而成的參拜空間場域。札所就是供奉觀音菩薩為本尊的各個寺院,是巡禮的一個巡拜據點,將標註編號的札所,串連成具有系統次序的組合。進行重覆多次複數參拜巡禮。 從大正末期到昭和初期,在台人生活及宗派布教事業邁向穩定的發展之際,移植聖地創建靈場成了宗教寄託、休閒行樂、抒發鄉情的要事。在因應現實環境下超越宗派下,台北、基隆、宜蘭、新竹相繼建立了新西國靈場,以刻在西國○○番文字的觀音石佛,代表該編號的本尊靈場札所,都是完全模擬本靈場本尊的複數參拜型態。新竹新西國靈場的石佛式樣與其他三地相同,但在移植手法及象徵表現則有所差異,石佛現況與數量及風貌保存亦可相互比較。 新竹新西國三十三箇所觀音靈場和台灣地區新西國靈場都以石佛為札所,舟形光背石上的構圖與雕刻手法各有風格,台灣地區石佛在諸多情況下,不是基座與石像分置,便是石像模糊不清。 新竹新西國靈場花崗石構材,石佛風化溶蝕的現象較各地為輕,仍為數量最多的原地保存,保持原狀「野佛」,是台灣現存最豐富的在台日人移植的庶民信仰相關遺跡與造型,提供了重現日本巡禮文化最佳物體。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管理者
新竹市文化局
撰寫者
新竹市文化局
創作者
張德南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6/10
ISBN
ISSN10287329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出版者
新竹市文化局
存放位置
新竹市文化局
檔案授權

受著作權法保護-僅限於本平台有限度公開瀏覽

著作人別:自然人著作

著作保護類型:長期著作保護類型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