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斗六大圳 土牛溪水橋

斗六大圳 土牛溪水橋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斗六大圳 土牛溪水橋

水碓村的山林鄉野之間,隱藏著一座低調但又因其外觀橋梁鮮紅而難以忽略、非常特別的水橋。原先的水橋溝渠只是一般的溝圳大小,但因過往的颱風如韋恩等等,將整個水文灌溉系統改變,有些水流改道、橋樑沖毀。地方政府隨而加建了以鋼架為主,跨距更長,也更大的橋墩,而這座在斗六大圳,跨越土牛溪的紅色半圓拱的水橋,就因之而成。

水碓村的流域範圍,以土牛溪為主,早從咸清領豐時代的業戶陳元達及佃戶,便有合築修埤之事。當時的埤分頂下兩埤,圳分為前中後三圳。頂埤在水碓庄頂,源從金瓜坑溪,自圳頭庄頂分來,灌溉圳頭庄田10餘甲,水碓庄前後田80餘甲;下埤在水碓庄內,源由埤頂而來,灌溉水碓下田70餘甲及田心仔庄、溝仔埧庄田。土牛溪的溪水,現屬於整個斗六大圳的水文系統範圍之一。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斗六大圳 土牛溪水橋 / 撰寫者:陳建安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160298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資料來源
田野訪談, 自行整理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古坑鄉
撰寫者
陳建安
貢獻者
創作者
拍攝者:鍾芷羚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年代不明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1945~)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