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件為銅製鈴鐺,以兩條麻繩穿過檳榔鞘各自將兩個鈴鐺串聯在一起,四個鈴鐺有明顯的使用痕跡,鈴鐺本身已磨損嚴重。鈴鐺的阿美族語為Tangfur/Tonfor,在阿美族的傳統文化中,母親會為男孩子準備一個鈴鐺並幫他繫上,在男孩子結婚以前,身上則會一直綁著鈴鐺,因此鈴鐺具有親屬之間情感的象徵意涵。除此之外,鈴鐺之於阿美族有雙重功能,一是樂器,花蓮阿美族常將鈴鐺綁於小腿及腳踝上,讓鈴鐺聲響配合歌舞的節奏而融於其中;二則是裝飾物,族人通常會將鈴鐺編於衣服、檳榔袋上,或是穿戴於手腕上、直接掛在身上。如台東阿美族青年階級中的預備階級(pakarongay)常見配戴「腰鈴」,將鈴鐺與腰布結合綁在身上,移動時腰鈴便會發出聲響,讓老人家可以隨時找到他們,方便喚其前來服務。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