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又稱棕簑,在塑膠雨衣發明之前,是漢人農民下田做工時用以遮雨的雨衣,蓑衣是將棕樹的棕鬚,以鐵刷刷理,使棕毛平順,並清理碎物,然後將棕鬚曬乾,用棕鬚搓成細線,穿針縫製。蓑衣有一件式和兩件式,前者如開前襟的大披肩,後者上衣下裙分開。本件蓑衣為一件式,外觀呈現深棕色,不似漢人社會的傳統蓑衣,內層以麻繩編織呈菱形背心網衣作前開襟,後在麻繩上縛結條狀的植物纖維,外表呈現亮光推測有油質塗佈,以達到防水的功用。本蓑衣典藏品於後頸部位,因為植物纖維年久斷裂,露出網狀麻繩。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