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簑衣

跟簑衣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簑衣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蓑衣又稱棕簑,在塑膠雨衣發明之前,是漢人農民下田做工時用以遮雨的雨衣,蓑衣是將棕樹的棕鬚,以鐵刷刷理,使棕毛平順,並清理碎物,然後將棕鬚曬乾,用棕鬚搓成細線,穿針縫製。蓑衣有一件式和兩件式,前者如開前襟的大披肩,後者上衣下裙分開。本件蓑衣為一件式,外觀呈現深棕色,不似漢人社會的傳統蓑衣,內層以麻繩編織呈菱形背心網衣作前開襟,後在麻繩上縛結條狀的植物纖維,外表呈現亮光推測有油質塗佈,以達到防水的功用。本蓑衣典藏品於後頸部位,因為植物纖維年久斷裂,露出網狀麻繩。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簑衣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600000320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主題分類族群與語言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年代: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