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引的運補記憶

東引的運補記憶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當年運補外島的船隻有兩種型式,2字開頭的是戰車登陸艦(LST),稱為補給艦,能載人也能運貨;5字開頭的是人員運輸艦(AP),稱為交通船;LCM則是作為登陸艇,在大型軍艦無法靠泊的情況下,讓錨泊在外海的大型軍艦得以將物資及人員裝載接駁上岸。每個月有三個航次,平均10天開一趟船,若開補給艦,同時會有四艘船,分別運補東引、南竿、北竿和莒光島,開船時旁邊還會有驅逐艦在護航。到岸時,海軍補給艦的船首已像門扉般往左右開啟,一道鋼製跳板如古城門吊橋般垂下。補給艦的船艙裡全裝滿了水泥,一陣又一陣的水泥灰塵,隨著一輛輛載滿水泥的軍用卡車飄出船艙。我們貼著艙壁兩側往裡面跑,直到遇到一堵由載滿水泥袋的棧板疊起而成的高牆為止。在這堵高牆至少十公尺、幾乎快抵到船艙頂的水泥高牆前,有兩輛被稱為「豬哥」的堆高機,一左一右用貨叉叉起棧板。迴旋半圈,將滿載五十包水泥袋的棧板送上軍用卡車的車斗。士兵們每四人一組,貼著左右艙壁站著,專注地盯著地上,一旦有水泥袋從棧板落下,就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衝上前,兩人合力抬起五十公斤的水泥袋,用力甩上卡車。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地點-地址
福澳村129號
地點-縣市區
連江縣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曹辰瑩(2018)。縮時快轉中柱港。馬祖戰地文化博物館(10月16日)。2018年11月30日,取自https://www.mnhc.tw/single-post/1992/08/04/縮時快轉中柱港
地點-緯度
26.1602671
地點-經度
119.9435286
時間起
1945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