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摜九習俗

摜九習俗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中國古人將奇數視為陽數,把偶數視作陰數。「九」為陽的極限,此時是運勢大轉折的當口。故陰陽家勸人遇逢此刻,宜靜不宜動;做事要低調,不能太張揚,以免物極而反時惹禍上身。因此形成民間逢九歲數之人,應設事祈福以求順利度過的習俗。在福州,「明九」指尾數帶九,「暗九」指九的倍數,都要像過生日般,吃一碗太平麵,以求平安、健康。 「摜九」節日名稱有多種說法,如,「後九」、「孝九」、「窈九」、「拗九」、「送窮」等,其中以「拗九」最被民眾所使用。這個節日本來含有「孝親報恩」、「消災祛厄」的道德意涵。摜九習俗源自福州地區,福州人認為逢九必窮,故常利用拗九節當天打掃家戶,送窮迎富。清《閩雜記》言:「福州俗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窈九』,人家皆以諸果煮粥相饋。」 摜九習俗在馬祖的做法是,家中至親長輩當其年齡「有九」時,已出嫁的女兒需準備十色禮(竹筷、生薑、細麵、肉、壽包、桃包、蠟燭、鞭炮、太平蛋、活雞),以紅布袋包裝,親自肩挑到近親長輩住處,以向他們傳達祝福。(馬祖閩東語「摜」(ㄍㄨㄤ^/kuang242)為提、挑之意)

此圖為馬祖日報記者曹重偉所攝。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撰寫者
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
資料來源
陳高志(2017)。摜九。攀講馬祖(2 月 18 日)。2019 年 2 月 13 日,取自 https://voiceofmatsu.com/%E6%91%9C%E4%B9%9D/;王花俤、王建華、賀廣義編撰(2016)。馬祖文化事典(頁 175)。連江縣:連江縣政府;曹重偉(2012)。馬祖古禮「摜九」重現街頭!。馬祖日報(2 月 20 日)。2019 年 2 月 13 日,取自 http://www.matsu-news.gov.tw/news_info.php?CMD=open&UID=137407
舉行時間
農曆正月二十九日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