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烏溪治水竣工記念碑

 烏溪治水竣工記念碑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烏溪治水竣工記念碑

烏溪水系源頭地區在河川基準面侵蝕下,有些河段呈現河床陡降的流勢,這種河勢直至與南港溪合流後的國姓鄉一帶才較不明顯,但是在霧峰河川段,河床陡降的流勢,在豪大雨季節常造成水災,從日治時期開始了烏溪的整治工程。 自1931年起,日本政府為解決烏溪氾濫問題,實施9年治水計畫,花費舊台幣606萬圓。到了1939年,已完成烏溪本流及支流大里溪的堤防38公里、護岸2公里,完工後於烏溪橋北岸立有「烏溪治水工事竣工記念碑」,採用方尖碑的形制,以混凝土澆灌,並鑲嵌勒石刻字。紀念碑記錄當時的時空及人事物。臺灣光復後,紀念碑後面的刻字,從日本紀年改為民國紀年。當年基於政治威權而竄改歷史的情況,在民主自由後的台灣社會,應要尊重過去歷史的發展軌跡,不再重蹈。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NC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烏溪治水竣工記念碑 / 撰寫者:林榮梓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15007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NC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全國教師會
所在地-地址
臺中市霧峰區中正路烏溪橋橋頭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004739
所在地-經度
120.694647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內政部消防署歷年天然災害損失統計
撰寫者
林榮梓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