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斗六永福寺

斗六永福寺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在雲林縣斗六市有一句俗諺「街頭媽祖間街尾觀音亭」,反映斗六太平老街過去的繁華與興盛,不過現今除了研究者,或是老一輩的人之外,這句話已經少有人知道了。所謂的「街頭媽祖間」,是指哪個地方、哪間媽祖廟?現今在斗六街上有兩間媽祖廟,其中一間稱為「受天宮」,原先位置並不是現今所在地,而是在現在的斗六圓環,它之所以會被遷到現在的地點,是因為皇民化運動時被日本人所拆毀。

至於所謂的『街尾觀音亭』,便是指在太平老街街尾,靠近雲林溪、郵局一帶的永福寺。現今所建的永福寺難以看出它的歷史年代,寺外的角落堆了一大堆的石柱和近似石碑的東西,上頭刻有許多早已模糊不清的文字,只能靠手的觸覺去摸出,而無法用眼睛識別。十多年前永福寺重建時,幾乎將所有原先舊有的石柱、石碑全數拆除,可以說是非常可惜。在清光緒20年﹝1894﹞雲林縣訓導倪贊元所編纂的「雲林縣采訪冊」如是寫道:「觀音廟一號永福寺,在縣城南。道光二十八年業戶陳玉芝倡捐監修。一號湖山巖......。」這兩座大廟的歷史可說是與斗六太平路﹝清朝時稱為─斗六大街﹞的興衰與時代的更迭同起同落。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斗六永福寺 / 撰寫者:沈沐蒼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147629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所在地-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城頂街156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3.70656
所在地-經度
120.539413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雲林縣采訪冊》
時間分期
清領時期 (1683~1895)
撰寫者
沈沐蒼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