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深入了解澎湖後,會發現澎湖古厝由當地盛產的咾咕石所築成,取代磚頭來建屋。有了這些凹凸不平的咾咕石,格外顯出澎湖古厝的蒼老風味,觸摸這些隨時間慢慢過去而逐漸變黃、生出蘚苔的咾咕石牆,隱約中,感覺到滄桑的古厝,令人沈醉古厝風情。在咾咕石牆和傳統屋舍中漫步,美麗的古厝娓娓道出澎湖人在惡劣環境中展現的堅韌活力。可看出舊時的澎湖人在惡劣環境下所展現的堅韌生命力。隨著時代的變遷,許多咾咕石古厝已因房屋改建或人口外移,而快速的頹廢敗壞。目前澎湖縣府積極投入古厝保存之工作,但畢竟政府力量有限,目前設有古厝保存區的地方,僅有望安島上的「中社古厝」與澎湖西嶼的「二嵌古厝」,但即便是這兩處地點,也常因為颱風的侵襲,而快速損毀中。澎湖古厝的建築形式大多為閩南式建法,在屋簷接角處有優美的半圓形大弧,整體造型則有獨棟獨間、三合院式。為了適應澎湖冬季強烈的東北季風,澎湖古厝的通風口與窗戶多非常小巧,連門戶有時通常都僅容一人低身通過;更有甚者,我們發現部分房舍的室內地面向下凹陷,以低於戶外街道的高度開築;這些全都是反映著澎湖東北季風的強勁。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