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許氏家廟通樑特寫

跟許氏家廟通樑特寫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許氏家廟通樑特寫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ND

許氏家廟通樑特寫

高陽堂通樑構建圖,棟架木料用料硬朗並飾以雕飾,創造內部空間的莊嚴性,通樑取材的木材樹頭需要靠近神龕以示尊重,樹頭數尾按照年輪來橫判斷,樹頭年輪較寬,樹尾年輪較窄。

高陽堂為翁水千師傅由不見木轉為見木的代表作,採用傳統木構架的三通五瓜疊斗構架形式,用架構內部斗縫來調節高低,維持傳統建築陰邊大於陽邊,屋波要前短後長,簷口高度需前高後低的禁忌法則。



【匠師資訊】

翁水千司阜,金門人,1937年生,為金門傳統建築工藝中之大木匠師,於2016年獲得人間國寶殊榮。

翁水千匠師之大木技藝為家學,金門8·23砲戰以後,島上建築受創嚴重,翁水千則隨父親進行修繕作業,並在出師以後因應金門材料窮窘情境,善用不見木(水泥工法)修建房屋,為時代性技藝之持有人。

翁水千善算寸白,並以此修建宗祠,宮廟,累數十間。其代表作有呂厝林氏家廟、南山李氏家廟、翁氏宗祠等。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班馬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撰寫者
班馬傳媒
貢獻者
創作者
翁水千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19/05/01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