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明晚期青瓷硯屏》(館藏編號100-00018),長方形插屏形式,側面看為鏤空葫蘆形墩座。屏座下方有一處明顯裂紋。通體青釉,有細小開片,但底部的釉層似被刻意去除,僅有零星殘存。硯屏正面印雕麒麟望日圖,麒麟身上飾有火焰紋,上方飾卷雲紋,硯屏背面則線刻花石紋。青釉色泛黃,可見還原焰控制不佳。古時青瓷的燒製不易,有「燒製百件才得十件」之說。 硯屏的使用有幾種說法,一為研墨時至於硯台前,防止墨液濺髒紙張;一為遮擋研墨時手腕不停轉動的動作;一為置於硯台前,可防止風塵髒汙。不論何種功用,硯屏作為文房案頭上供陳列賞玩的擺設,是無庸置疑的。《明晚期青瓷硯屏》於2011年以購藏方式納入史博館館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