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藏《漢代畫像磚西王母拓本》(館藏編號78-00032),此拓本為拓印漢代畫像磚表面的圖像。圖中有一瓶形龕,龕上有蓋,左右有雲氣繚繞,是傳說中西王母居住的「石室」。石室前一人頭戴「方勝」雙袖籠手置於胸前,坐於龍虎座上。《山海經․西山經》言:西王母「蓬發,戴勝」,所坐之龍虎座,左為虎首,右為龍尾,象徵「駕龍騎虎」。西王母座前有一大蟾蜍,直立而舞。圖的右下角為直立的兔,以前足持靈芝。圖左下方有一隻「三足烏」,是為西王母覓食的使者。古石傳說「烏」為日中之物,畫像磚上凡是表現「日」者,都有「烏」。圖像中相對的「烏」與「兔」,代表「日」、「月」的祥瑞。三足烏之後,有一蓬髮者,怒目張口而立,雙手捧棨戟,是《山海經․海內北經》記載的「大行伯」。兔的上邊為九尾狐,狐身有翼,尾甚長而九岐,在漢代時九尾狐代表祥瑞。圖右下端有一對男女,端坐於地,女子曳長裙,面帶笑容。男子面略向左側而低視女子。其前方置一案,案前一人峨冠博帶,雙手執板,俯伏於地,似在拜禱。此象徵其祖先已得長生,而子孫向其禱求之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