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白玉蜻蜓》(館藏編號71-00917),此件白玉蜻蜓器為鏤空透雕一展翅蜻蜓,翅膀對稱,凸眼,身軀捲蹺。為佩飾器中間有一道明顯裂痕,翅膀陰雕數道刻線,翅膀揚起飛翔狀。 蜻蜓活潑清新的形象深入人心,蜻蜓因此也成為玉雕圖飾的一種題材,深受人們的喜愛。蜻蜓的身體細長、輕盈,象徵女性之美玉雕蜻蜓的款式多樣,蜻蜓的「蜻」諧音「情」,寓意有情人白頭偕老、情投意合、幸福美滿,傳統上認為佩戴玉蜻蜓能夠護身、辟邪,可也以帶來平安、幸福和好運,同時也是彰顯自身的氣質。此件《白玉蜻蜓》於1982年由楊達志捐贈史博館典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