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白玉騎牛童子》(館藏編號71-00896),此件騎牛童子 為圓雕器,牛呈臥姿,背上馱一童子,童子頭部雕成圓形狀兩眼細長,右手拽韁繩,右手持撥浪鼓。牛與童子均呈歡愉表情。雕琢精緻,造型生動有趣。此器上端童子背部至下沿牛腹有一道明顯裂痕,後腳處下端亦有一道淺裂痕,全器綹紋甚多,前端裂痕處玉質微黃色。 騎牛童子這一洋溢著濃郁的田園風情的玉雕擺件,牧童半立跨站牛背,身肥體健,目光祥和,面帶喜悅之色。牧牛的沉靜與童子的活潑形成鮮明對比,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感染力,牛為十二生肖之一,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象徵,也有牛氣沖天,飛黃騰達的寄託,故而騎牛童子正是寄託著對子孫安居樂業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此件《白玉騎牛童子》於1982年由楊達志捐贈史博館典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