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陋室銘〉為書法家臧真白(1924-2004)作品,釋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海曲臧真白。」姓名章:「臧」(朱文)。 本作為一標準草書中堂作品,用筆純任自然,線條樸拙,通篇結字疏朗,富含變化,行氣連貫,布局得宜,深得右老之法。臧真白師事于右任(1879- 1964),為其入室弟子,受其影響尤深。 〈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一說爲劉禹錫(772-842)所著,一說為較劉禹錫更早者所寫。此文託物以言志,藉由對於己身所居陋室的描寫和歌頌,表達自己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志節,反映其不慕富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