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宜蘭火車站,就可以看到這座丟丟噹森林,對於出外的遊子來說,這彷彿是母親溫暖的擁抱,在多雨的宜蘭,打開綠色的大傘迎接返鄉的孩子。2004(民國93)年起,田中央工作群黃聲遠等人開始進行宜蘭市的第二道「維管束」計畫(第一道是楊士芳紀念林園到津梅棧道;第三道是蘭陽女中經宜蘭大學到宜蘭高中的通學廊道) ,將這一塊站前地變身為丟丟噹森林。 原先火車站前的台鐵宿舍及紅磚屋要被拆除,田中央聯合在地學者和媒體把屋舍及周邊大樹搶救下來。再配合火車站的高架計畫,田中央設計了一大座遮雨棚,其中有九組高聳的綠色鋼架,自然多變的曲線就像是九棵大樹。讓行人可以從高架的火車站跨越馬路,來到站前廣場,希望這裡能成為一片真正的森林。雖然最後火車站的高架計畫被擱置了,使得遮雨棚未能跨越馬路,但是這座丟丟噹森林還是在車站前誕生。2014(民國103)年配合「歡樂宜蘭年」活動讓飛天火車開進了丟丟噹森林,讓這裡更增添童趣及魔幻的氛圍。 這個空間完成之後,除了成為宜蘭市的重要地標之外,也讓常下雨的宜蘭,有一個半戶外的空間可以舉辦各種藝文活動。近年來,在這裡也逐漸形成多元友善的市集文化,提供文創工作者交流分享的平台。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