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圖題目為〈工地〉,係蔡草如定點仰視特寫建築工地的一角。右側中間以行楷題署「民國四五年五月 艸如作」,下鈐陰文「草如」肖形印。畫中建築體結構已經成型,四位工人正作進一步粉飾和裝修中。畫面上以包覆緊密的戴笠女工為焦點。女工站立門外,頭戴斗笠,笠下包覆彩色頭巾。僅露出部分顏面,雙手和雙腳也都有特殊之包覆,以防日曬。唇上口紅鮮艷而亮眼,五官清秀,顯然仍是少女。其面向觀眾雙手持木棒於大桶中攪拌,其餘幾位男性工人,或側背對著觀眾,或僅露出局部肢體於畫面,相形於女工之全身正面呈現,而且詳細描繪細節,男工僅是扮演著綠葉般的襯托作用。 戰後初期蔡草如的膠彩畫作,經常把水墨畫和水彩畫的特質融入畫中,此畫即為其中之一例。畫中雖以毛筆水墨勾畫線條,但其筆線勻整而平和,並無如同其他水墨畫作之彰顯抑揚、頓挫、起伏、轉折之筆墨表現機能。色彩清雅而如同透明水彩一般。由於取材於建築工地,因而構圖容易受到門框和窗框的方框所制約。蔡草如在畫面中央斜橫出一塊支撐用的橫板,乍看似乎隔斷了畫面,然而就整個畫面構圖而言,卻發揮了「破險」的連結作用,以及增加景深之效果。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