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騎乘課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共15張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第10張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第11張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第12張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第13張
跟騎乘課有關的相片,第14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那達夫‧魏斯曼(Nadav Weissman, 1969-)生於以色列台拉維夫,2015年取得以色列臺拉維夫大學藝術跨學科碩士,創作以複合式的大型裝置為主,運用生活經驗中觸手可得的元素,以具有遊戲性的視覺形象詮釋世界,題材多探討內在與外在、現實與虛構間的拉扯;作品中經常出現巨大的人形,詭譎並帶著生命經驗無常的悲傷。 《騎乘課》創作於2004年,那達夫‧魏斯曼以雕塑、繪畫、現成物、迷你的建築、動畫組合而出大規模的裝置。展場中四個巨型嬰兒帶著超齡成熟的表情,穿梭在木柵欄隔出的破碎空間中,載著骨頭的紅色小卡車從迷你的農舍建築中傾瀉而出,嬰兒把玩著人骨,隨機四散的積木彷彿置身兒童遊戲間。覆蓋著黃布的馬匹殘骸橫置於展場一角,或以鐵鍊懸吊局部於天花板上。半開的柵欄與破口的木牆隔出另一空間,播放著嬰兒騎乘馬匹、成長過程的動畫。魏斯曼在此作中欲探討自我、家庭生活和安全理想化的精神狀態,童年的純真世界與成年的意識產生聯繫與共鳴,呈現出代表自我表像的片段,探究成長的可能性和成長過程的無意義,如孩子般感到不安又破碎的生活,牆上西方風景的繪畫影射了烏托邦美國與以色列的微妙關係。此作曾展示於西班牙萊昂當代美術館與國立臺灣美術館「食飽未?─2007亞洲藝術雙年展」。 出處:陳映禎,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騎乘課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2000014937。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 那達夫.魏斯曼
日期
年代: 2004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