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九八六年倪再沁於高雄重拾毛筆創作水墨畫之後,其墨韻深黑濃重的畫風,向來被視為高雄「黑畫」的重要代表。然而,從八○年代中期到新世紀初,也就是他把畫畫得最黑的這段時期,他的水墨風格也歷經數次明顯的轉變。〈失落的山河〉完成於一九九九年,相較於八○年代的室內即景與興來隨筆式的小品,倪再沁初出茅廬時較為寫意酣暢的筆法已經收斂,而對比於九○年代他大量描繪美濃稻田、梅山竹林與各地檳榔園的那種濃厚的樸拙草根的泥土氣,他的線條語言亦轉向細密嚴整。從此作由下而上層層堆高的構圖方法,以及刻畫茂密樹林時細筆針刻般的筆法,也不難發現此時的倪再沁一方面深受余承堯的影響,另外他的臺灣土地情懷終究還是隱含著一定程度的中原山水畫美學。值得一提的是,創作〈失落的山河〉時,恰逢九二一大地震,人在臺中工作的倪再沁,第一線目睹地震的威力,以及震後自然環境的劇變。一直對環境問題高度關切的倪再沁,面對地震災變深有所感,於是將一件已幾近完成的山水畫撕裂成數塊,而後再行拼接,拚接時則刻意留出白色縫隙,以表現出山河碎裂的形象。畫面最底部的一段山坡,則完全被倪再沁捨棄,他把原先的山坡隨意撕碎成許多小塊,並黏貼在底部的留白上,如此便相當寫意地形構出地震之後的土石流。作為受傳統書畫體系教育出身的畫家,倪再沁能轉換文人筆墨的過度程式化與題材局限性,他既不捨棄中鋒,卻能畫最土氣的臺灣鄉下,又能以筆墨關切當下的環境,這是他在水墨領域的特殊之處。 出處:倪又安,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