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席德進自歐美返台後,即展現他對於古建築、古物與古家具的興趣與著迷。他從古建築與傳統文物中,發掘蘊含於其中的傳統中國文化精髓,這些是他獲取創作養分的重要泉源之一。他走訪鄉野、城市,以創作、研究與蒐藏展開對民間藝術的探索。除了台灣,香港、澳門,甚至是韓國、日本,他都曾親身探訪,並透過畫筆,記錄與觀察這些東方傳統建築的特色。此幅《古物》,不同於席氏實地寫生的畫作,而是如圖示般,在同一畫面收集並繪製出中式園林的建築形制。在國美館館藏中,可發現四件題材與形式相似的畫作。畫面右方留有席氏如個人筆記般所寫下的「上海豫園」四字,然而,席氏此生其實未到過上海,此作乃其根據書籍文本中的照片所繪製。豫園是中國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之一,如今亦是觀光遊覽勝地。席氏描繪豫園的各式特色景致,諸如:以龍為造型,名為「穿雲龍」的圍牆屋頂,以及圓形如月與瓶形的門洞、山石造景等,呈現中式園林佈景上精細安排與多變設計的構成元素。席氏作此畫時未能親臨現場,以此系列畫作展現其心之響往,及其民族與文化情感的連結。 出處:楊佳璇,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