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紅果樹

紅果樹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紅果樹》是以尚未熟成的紅果樹果實為主題,並以開有果實的枝葉局部描繪,在構圖上,多根樹枝錯落的安排幾乎佔據大半畫面,枝幹的延展方向多變,增添動勢感,背景的簡潔使主題更為凸顯,用筆上並未使用輪廓線勾勒元素的輪廓,僅運用色彩且飽含水分的筆法為表現,由樹葉的描繪來看,用色深的葉片安排於淡色葉之前,果實的黃色除了畫面中軸線上的單串外,其餘則是融入濕筆繪出的葉片、枝幹當中,而葉片、果實的點狀、帶狀筆法可見早年受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馬諦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影響的風格延續,透過上述在構圖與筆法上的安排,空間感也已然出現。席德進曾說:「色彩才是繪畫的真面目」,因此《紅果樹》不僅是席氏實踐此概念的作品,同時,他也藉著色彩深淺、水分調控、點帶狀筆法,使畫面呈現出豐富、不生硬的氛圍。 出處:陳嬿晴,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紅果樹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200000236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 席德進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