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跟山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山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山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山有關的相片,第3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極簡的造型往往來自複雜的思慮和耗時的作工。而完成高度的作品在第一時間就能引人注意,願意駐足欣賞,加之認真的細節處理,更會令人玩味再三,不忍離去。 作品狹長對稱,由中間的渾圓飽滿,向上方二端漸漸收攏,合併成作品外在的輪廓,產生延伸的視覺效果,既穩重又內斂。對稱的作品在中間上端出現一個「缺口」,破壞山稜線的連貫,卻成了作品的焦點,提示了陶作內部與外部空間的關聯,也吸納了觀看者對作品不同的想像,是作品更具可看性。 「山」在窯燒之前,先塗刷化粧土後,再經長時間的打磨,為了營造線條縝密而規律的美感,工具打磨時,必須上下一致的方向,避免凌亂,而磨光的痕跡窯燒之後,呈現樸實如絲緞般含蓄的質感,有別於上釉的光澤,有著「曖曖內含光」的美,兼有「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的意境。出處:沈東寧,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山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2000001695。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 宮重文
日期
年代: 1992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