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墨華(夾紵漆器)

跟墨華(夾紵漆器)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墨華(夾紵漆器)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墨華(夾紵漆器)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墨華(夾紵漆器)有關的相片,第3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黃麗淑藝師(1949-),出生於屏東縣,服務於國立工藝發展中心,擅長竹編(師事人間國寶黃塗山藝師)與漆藝(師事陳火慶藝師),退休後成立游漆園工坊,全心全意投入漆藝創作與教學。 墨華為漆器立體作品,胎體為夾紵胎或稱之為脫胎,屬漆工藝成形的重要項目,早在春秋戰國就創造出這個技法,在胎體上運用麻布、生漆層層裱糊,乾固後除去內胎,在刮灰上漆,裝飾而成,後來不斷發展,兩晉已將脫胎技法用於大型佛像的塑造,其特點為輕巧、堅固,這種古老的傳統技法沿用至今。 外表的裝飾是於髹黑的表面貼附蛋殼,蛋殼鑲嵌在漆藝是常見的技法,天然漆因為無法展現純白色,利用蛋殼來代替。在製作上,先除去蛋殼內層薄膜,在磨好漆面塗上一層漆糊,放上蛋殼後輕輕按破,使其在漆面上整平,乾燥之後全面漆黑待乾,再全面研磨平整,推光後即完成。漆黑光亮的表面,純白的蛋殼自然碎裂,顯現典雅與細緻。 出處:王賢民,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墨華(夾紵漆器)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2000000760。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 黃麗淑
日期
年代: 1988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