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藝術苦行增的陳慶熇,一生簡樸,對藝術情有獨鍾,藝術家堅持,要用中國的意境晝出中國的油畫,運用西洋油畫的技法去表達東方意念,形成獨特的自我風格,在油彩上營造朦朧渲染的韻味。李奇茂(1925,3月22日-)形容道:「陳慶熇如同東方的齊白石和西方的畢卡索,整個生活盡在繪畫的境地中,思維裡除了對畫藝廣研博求外,至於其它的一切,對他而言,可以說是滿足得不得了,毫無奢求,對於繪畫的經營創作、全神貫注,猶似苦行之僧,修行並重。只要在可以施展繪畫藝術的各類技法,都在他思想空間中,有如自強不息的星球,不停運轉,希望藉由各種不同層面內涵的感受,編織出超然的畫藝展象。並十分講究創新和突破傳統的前規。」 〈背光〉中的女子神情自若,她倚靠著椅子,往前傾的姿態形成三角形的構圖,在背光的光線下,藝術家以暗色調處理人物,與白色背景形成對比,突顯女子的主體性,而用色與氣氛的營造都蘊含著畢卡索藍色時期的影子,略顯憂鬱而哀傷,油彩層層堆疊富含立體感,藝術家對人物神韻的捕捉與寫實的描繪十分成功,堅實穩定的畫面讓人聯想到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的作品,整體而言,雖然構圖簡單,但意味深長,使人回味再三。 出處:羅子喬,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