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白水(1909-2003)出生於遼寧,1927年開始於遼寧師專就讀,是其藝術發展的重要成長點。在師專學習扎實的技法及藝術知識,奠定其創作理念與態度。在動盪的時局中,馬白水渴望探索、精進繪畫的決心,促使他1949年決定東渡臺灣。在臺灣除了教書外,期間舉辦了多次展覽,於1964年獲得「金罍獎」,其編著的《馬白水水彩畫集》於1971年被納入國中美術教材,而1979年更獲得美國水墨畫協會年展華盛頓金牌獎的殊榮,作品被多個藝術機關收藏。 《輕舟》創作於1970年,不同於早期風格,在他旅行東南亞、歐洲後,他的繪畫風格產生轉變,特別是馬白水在1963年的訪談曾提及:他運用宣紙為主要創作媒材,嘗試將西洋色彩,融合東方水墨線條,創造出「中國風的西洋水彩畫」。此作可見宣紙細緻的纖維,顏料掌握濃淡得宜,並運用對比性高的色彩強化山巒與船的質地與特色。畫家以平視視角描繪,近景為三艘白色帆船,遠景為雲山繚繞的壯闊風景,運用濃淡變化表現山巒的高低起伏。畫面整體的色調與以往相比,更加鮮豔、彩度更高。此時期,馬白水對於物件的描繪不再強調細膩、詳實的形象,而是以大塊面的色彩來區隔物體、同時表現寫意的筆法,可見畫家更高的繪畫自主性。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