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物件是臺灣傳統的折疊小刀。刀身如竹葉狀,刀身可折疊收入刀柄中;刀柄形如茄子,刀柄外覆以牛角,兩側包銅。 2.清同治9年(1870)郭合在臺北八芝蘭創立「郭合記」製作手工刀,初名為「八芝蘭刀」,日治時期改稱「士林刀」,又稱「茄柄竹葉刀」或「牛角刀」。農業社會時代,沒有太多便利工具可使用,因此削、切、割東西,都仰賴士林刀;當時刀具尺寸共有十種,每種差別半寸,可說適用於各種用途,日治時期更屢獲各項工藝大獎。士林刀的名號,也帶動當時士林大北路上刀舖眾多,吸引不少中外人士前來購買。然而現今士林刀盛況不再,淡出日常用途,轉以收藏為主。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