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第一代大哥大一組

跟第一代大哥大一組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第一代大哥大一組有關的相片,第1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第一代大哥大一組

1.本物件為第一代大哥大一組,包括手機、充電器、電池等配備。手機外觀為黑色、長方體,相較現代手機笨重許多。其正面可見0-9、米字、井字等按鍵,下方為「RCL」、「CLR」、「SNG」、「STO」、「PON」、「END」、「PWR」、「NAME MENU」、「VOL」等功能按鍵。電池外觀為黑色、長方體。其表面一端可見「凸」型凹槽,物件中間表面可見英文的使用說明貼紙,說明其電壓為「7.2 V」、容量為「2200mAh」。充電器外觀為黑色、長方體,其中一端連接外觀如彈簧的電線、插頭。 2.「行動電話」,又稱「手提式電話機」或「手提電話」,在臺灣一般簡稱「手機」。行動通訊始於1940年摩托羅拉(Motorola)為美軍製造手持式無線對講機,為軍用通訊系統;商用行動通訊系統則為1944年用於計程車的無線電對講機;普及化則為1982年開始的先進移動電話服務系統(advanced mobile phoneservice, AMPS),也就是所謂的「第一代移動通信」(簡稱為1G(1st generation)。1G為類比式行動電話系統,其原理與FM 廣播相同,是將聲音訊號直接以調頻(FM)訊號的形式調變,只是其頻率的範圍與FM 廣播的不同。台灣在1989 年7 月由交通部電信總局引進第一代,以090 、091為開頭號碼的行動電話網路。當時門號與手機都相當昂貴,只有極少部分經濟條件好的人才能使用,因此就把持有手機的人叫做「大哥大」,後來又直接把行動電話稱為大哥大,臺灣三大電信業者之一更直接把它做為公司名稱。另有一說是,當時的電影特別是港片在台灣非常盛行,片中香港的黑道大哥和商場大亨都持有此種行動電話,後來國片也跟進模仿,臺灣人便稱這樣的手機為「大哥大」,也叫做「黑金剛」。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不詳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