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申報館《中國分省新圖》戰後訂正第5版

跟申報館《中國分省新圖》戰後訂正第5版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申報館《中國分省新圖》戰後訂正第5版有關的相片,第1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申報館《中國分省新圖》戰後訂正第5版

《中國分省新圖》戰後訂正第5版,原編纂人為丁文江、翁文灝、曾世英,第五版增訂人曾世英,方俊。民國37(1948)年7月上海申報館發行。缺版權頁,附有地名索引。 申報是清末至中華民國在大陸年間,上海最負盛名的報紙。為紀念申報創刊60週年,由丁文江、翁文灝、曾世英編制,發行大開本的《中國民國新地圖》,等範圍切製圖幅,中國本部與東北地方比例尺統一為200萬分1,其他邊疆為1:500萬,1934年出版,內容詳細至縣界。《中國分省新圖》為《中國民國新地圖》的縮編本,各省一幅地圖,不定比例尺,內容詳細至省界,於1933年發行初版,1934、1935、1939、1947陸續發行第二至第五版。本件為中日戰爭戰後訂正第五版,計有58幅地圖,和前版的差別,主要在戰後臺灣編入為中國一省,以及原東北三省改劃為九省,以及直轄市增為12個,增補新建鐵路及計畫鐵路等,另外在新疆帕米爾高原、雲南中印緬未定界、南海諸島的國界線,均比先前版本有明顯的擴大。 《中華民國新地圖》及其縮編本《中國分省新圖》,通稱為《申報地圖》,利用當時地質調查所收藏的國內外出版的中國地圖7700餘幅,實測地圖逐一經過鑒別、並搜集經緯度和高程的觀測記錄1000多處,據以訂正舊地圖的方位和海拔,印刷精細,普通地理圖分層設色,省、縣各級政區邊界與聚落標示清晰,公認為1949年以前中國地圖集的最佳版本。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申報館《中國分省新圖》戰後訂正第5版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100003122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48~1948, 年代描述: 民國37年7月戰後訂正第5版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中國上海市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