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國報導社發行《中國報導》週刊第1052期

跟中國報導社發行《中國報導》週刊第1052期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中國報導社發行《中國報導》週刊第1052期有關的相片,第1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中國報導社發行《中國報導》週刊第1052期

  此物件為1983年11月13日出版的《中國報導》第1052期,刊物封面印有「指點未來的前瞻性週刊」字樣,內容要目計有〈方素敏李麗珍兩條女光棍 布袋戲小木偶純粹被利用〉、〈蔣孝武被陳聽安招搖內幕 興大校園再起風波•教授檢舉院長荒唐(下)〉(白如初)、〈中華民國雜誌作者編者聯誼會第三次座談〉、〈詩弦專欄―陳適庸學而優則仕〉(劉詩弦)、〈使鐵窗業蕭條〉(郭俊次)、〈斥中央信託局〉(戰慶輝)、〈本位主義害人〉(張寬、湯煥暉)、〈臺大學生投書批評立委黃正安〉(讀者劉雄)、〈國中女教師的病害〉(張戰獨)、〈趙慎安陣地―王昇上將被暗箭中傷(下)/林正杰誹謗吳廷環〉、〈朱波國謀殺朝鮮政要〉(張易克)、〈論台幣幣值幣信與幣量〉(林海連)、〈讀者投書:給雜誌作者編者聯誼會/支持本報導鍾發行人競選立委/「臨時條款」之充實修正〉、〈長篇連載―中國共禍史〉(易平)等。   《中國報導》創刊於1973年10月28日,以週刊形式發行,發行人為鍾樹楠,其內容著重國際政治報導,並刊載國外新知短文中譯。   1970年代,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在外交與內政上屢遭挫敗,國民黨的統治出現鬆動,對此蔣經國採取部份改革的方式試圖拉攏民心、穩定政權,因此臺灣社會得以出現批判、建議政府的聲音。在雜誌方面首先由1970改組而成的《大學雜誌》做為開端,以及1975年接續創刊的《臺灣政論》,最後在1979年創刊的《美麗島》這一系列的雜誌,對臺灣的民主化帶來重要影響。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日期
準確日期: 1983/11/13~1983/11/13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座標系統
WGS84
向量空間資料
POINT (121.5544 25.02227)
地名
製造地: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