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金田繪《樟腦寮革腦油腦沙》

跟黃金田繪《樟腦寮革腦油腦沙》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黃金田繪《樟腦寮革腦油腦沙》有關的相片,第1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黃金田繪《樟腦寮革腦油腦沙》

1.黃金田所繪民俗畫《樟腦寮革腦油腦沙》,描寫提煉樟腦油過程的情景。畫作題跋為「樟腦寮,革腦油,腦沙,黃金田畫」。 2.推測畫作年代為1999至2004年間,黃金田開始繪畫民俗畫至本館購藏期間所繪。 3.樟腦是早期臺灣的出口大宗。臺灣有香樟、臭樟、牛樟等三種樟木能提煉,但後兩者僅能提煉出樟腦油,只有香樟可以結「腦沙」。製造樟腦的第一步,是由專業的「腦丁」尋找樟樹林,研判樟樹的種類;然後建立「腦寮」,也就是生產樟腦油和腦沙的加工廠。接著工人先用「鋒子」先將樟樹砍下。「鋒子」是一種特製彎刀,刀面向內彎曲,便於刨挖樟木;由於樟木相當珍貴,多會以「鋒子」挖取至斷,不得以才用斧頭或鋸子砍伐,以免造成浪費。再將樟樹刨成一片片僅有兩公厘的薄片,放入「腦炊」中蒸熱。「腦炊」是一種經過特別設計的木桶,下面設有爐灶可以生火加熱,上面則倒放一個陶缸,當鍋中沸騰的水蒸氣把樟樹片蒸熱後,樟腦就伴隨著水蒸氣從小孔中跑到較低溫的陶缸中,由於冷熱不同便產生水蒸氣凝結的現象,大約十天過後,便將陶缸拿下,缸內半凝結物遇冷空氣,會更進一步的凝結成霜狀結晶體,這就是樟腦。而樟腦油的製作則是將水蒸氣導入冷水中,這時腦油會浮在水面上,用杓子取出之後便是樟腦油。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黃金田繪《樟腦寮革腦油腦沙》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1100001933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日期
推測年份(西元): 1999~2004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名
製造地: 南投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