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陶三叉燈(三個叉口)

陶三叉燈(三個叉口)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陶三叉燈(三個叉口)

在未使用電燈前,臺灣早期的居民以油燈為主要夜間照明的器具。油燈以煤油為主要燃料,利用燈蕊為媒介,將貯存的煤油,透過燈蕊的毛細管作用,使煤油隨燈蕊上引。燈蕊的外端被引燃時,煤油乃隨著燈蕊不斷的被吸引上來,燈火就能繼續燃燒,照明不滅。油燈的形狀與材料的運用更是形形色色,有陶製、錫製及銅與玻璃製成的。此件陶製油燈有三口,將煤油倒在陶罐中,可隨亮度之需,點燃一燈蕊、二燈蕊或三燈蕊。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年代: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