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王助「六等雲麾勳章、證書」

跟王助「六等雲麾勳章、證書」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王助「六等雲麾勳章、證書」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王助「六等雲麾勳章、證書」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王助「六等雲麾勳章、證書」有關的相片,第3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王助「六等雲麾勳章、證書」

此為王助之六等雲麾勳章與證書,屬於六等特種襟綬勳章。襟綬中央有立體太陽圖案,背面有字「雲麾勳章」、「208」。雲麾勳章中心為杏黃旗矗立雲霄圖,四周為光芒,象徵榮獲此章者:「指揮作戰,參贊戎機,功高雲表,榮譽之光四射也」。勳章證書上紀錄其職務為「航空研究院一等機械正副院長」,並因「具有陸海空軍勳賞條例第六條之勳績」而頒授此勳章。證書上註明編號為「虎字第208號」,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八月十四日。 王助(1893-1965),字禹朋,出生於北京,一生致力於近代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並因其功勳獲政府頒授「甲種一等陸海空軍獎章」等諸多獎章和勳章,晚年來臺後曾受邀並任教於臺灣省立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王助於清末接受新式教育,至煙台海軍水師學堂就學。隨後在由薩鎮冰主導下的海軍復興計畫中,於1909年獲得赴海外留學的機會。其先後於英國德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取得機械工程學士與航空工程碩士的學位。1916年取得碩士學位後,在指導教授G.Hunsaker的推薦下,成為「西雅圖太平洋飛機產品公司」(波音公司前身)的首位航空工程師。他將該公司原有的B&W水上飛機重新設計為C型機,為公司奠定發展基礎。然其於1917年選擇與巴玉藻等三位飛機工程相關的同儕回到中國貢獻其航空專才。 王助在1920-40年代瞬息萬變的政局下,歷任福州馬尾海軍飛機工程處、中國航空公司、中央杭州飛機製造廠、航空研究所(院)等單位。其除了致力於飛機工業的發展外,也在飛機設計、教學與航空政策等方面提出許多具前瞻性的建言,並培育出如王士倬、錢學森等航空機械工程方面的優秀人才。王助在戰後結束離開航空研究院,1948年移居臺南。其晚年在秦大鈞校長的邀請下,於1955至1965年間任教於臺灣省立工學院。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日期
年代: 1944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