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頭山

馬頭山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劉啟祥1910年生於柳營,〈馬頭山〉為遷居高雄小坪頂後所作,1954年他在此地落腳,時值高雄市1950年代都市化與人口成長的階段,再加上「耕者有其田」制度,使他失去大部分祖產與田租,劉氏因此接受張啟華之建議遷居小坪頂。劉耿一對於此搬遷曾提及:「捨棄首善之區的臺北…我的答案,是他熱愛自然和追求自由的本質,以及一種文化人從關懷土地所滋生的使命感。」由此,劉啟祥遷居小坪頂不僅是現實面使然,同時也是更親近土地的渴望。劉氏1950年代的作品多以鄉居生活為題材,尤其馬頭山是最常出現之山岳作品。馬頭山位於高雄市內門區,與附近的月世界同為惡地地形,山的表面呈現光禿的深棕色岩石肌理,部分表面覆有綠色藤蔓植物,獨特的地形也引發劉啟祥作多次嘗試。此作之山岳結構被切割為數個平面,藉由色彩與質地的層次變化堆疊出山的型貌,近乎抽象主義的表現語彙,具高度的實驗性質。右下角明顯的斜線區分出前景與後景,前景可見稀疏的植被,而山的本體則以大面積、俐落的筆觸表現其光禿地表,以紅、綠、土黃等模糊色塊表現光影、植被,疏密相間,山巒的層次藉各色塊的堆疊,土黃、暗紅色塊暗示了高度與景深,整體結構由大至小層層遞進,強化了馬頭山的嶙峋肌理與張力。(撰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所碩士;臺灣藝術田野工作站 兼任助理 黃歆)

禁止下載描述文字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劉啟祥, 其他貢獻者:
日期
年代: 約1959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高雄市立美術館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