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共19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10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11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12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13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14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15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16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17張
跟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有關的相片,第18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

莊周曰。至人無已。非無已也。無有已之見也。其消息沖融。猶透水月華。虛而可鑒。夫月現於水。而月不自見其為月。猶物備於我。而我不自見其為我。則雖應物而動。猶不動也。故以靜止動者。猶之塞耳而不聞。耳尚在也。不動則可矣。動則物或擾之。至人之無己也。譬之無耳。尚何有於動不動哉。然聖人之止所當止。而不有已與物也。則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御製日知薈說一則。臣張照敬書。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清張照書御製薈說 冊 / 授權人:國立故宮博物院 /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NPM_Painting&id=故書00071600000。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作者
張照
書體
行書
裝裱形式
冊(摺裝‧方幅式)
數量
一冊:十九開(本幅十九開三十八幅)
作品語文
漢文
集叢號-類型
單件
典藏尺寸
本幅 / 34.4x29.8
質地
本幅 / 絹
題跋資料
簽 / 封面 / 楷書 / 張照書御製日知薈說一則。
印記資料
作者印記 / 臣照 / 作者印記 / 瀛海僊班 / 鑑藏寶璽 / 乾隆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乾隆鑑賞 / 鑑藏寶璽 / 石渠寶笈 / 鑑藏寶璽 / 三希堂精鑑璽 / 鑑藏寶璽 / 宜子孫 / 鑑藏寶璽 / 石渠定鑑 / 鑑藏寶璽 / 寶笈重編 / 鑑藏寶璽 / 養心殿鑑藏寶 / 鑑藏寶璽 / 嘉慶御覽之寶 / 鑑藏寶璽 / 宣統御覽之寶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續編(養心殿),第二冊,頁1174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21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