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種口部微敞,束頸,鼓腹,腹部重心下垂的瓶形稱作玉壺春。通體素面,然而表面銹層極厚,剝蝕嚴重。從底部的鑄造痕跡可知;本件器物是先鑄就器身,再將圓形銅片焊接於圈足作為器底。 玉壺春瓶是一種酒瓶,可能出自《全唐詩》「玉壺買春」之典故。玉壺春瓶的樣式常見於瓷器,也見於錫、銅、銀等金屬器。瓷玉壺春瓶創燒於北宋,為宋元相當盛行的瓷瓶樣式,從南方的景德鎮、龍泉窯到北方的磁州窯都有燒製。中國以外,在韓國新安海底發現的元代沈船中的外銷瓷器中也有玉壺春瓶;另外,在高麗的青瓷、銅器也見此造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