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共16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5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6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7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8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9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10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11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12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13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14張
跟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有關的相片,第15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

採蓮曲。採蓮歸。綠水芙蓉衣。秋風起浪鳧雁飛。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搖輕櫓。葉嶼花潭極望平。江謳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駐。塞外征夫猶未還。江南採蓮今已暮。採蓮花。渠今那必盡倡家。官道城南把桑葉。何如江上采蓮花。蓮花復蓮花。花葉何稠疊。葉翠本羞眉。花紅強如頰。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故情無處所。新物從華滋。不惜西津交珮解。還羞北海雁書遲。採蓮歌有節。采蓮夜未歇。正逢浩蕩江上風。又值徘徊江上月。徘徊蓮浦夜相逢。吳姬越女何豐茸。共問寒江千里外。征夫關山路幾重。連日偶讀素師自敘。自謂頗有所得。戲書此。以呈墨林。不知以為何如。己未正月廿又五日。三橋文彭。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國立故宮博物院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立故宮博物院
作者
文彭
書體
草書
裝裱形式
創作時間
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
數量
一幅
作品語文
漢文
集叢號-件
02
集叢號-類型
附件
典藏尺寸
本幅 / 35x318
質地
本幅 / 紙
題跋資料
題跋 / 清高宗 / 本幅 / 行書 / 元汴以文字唐畫合裝成卷。而作小景於後。其自命亦復不小。余題此圖意各有原因。於前後兩幀分書之。并識梗概於此。 / 題跋 / 清高宗 / 跨本幅及後幅 / 行書 / 文彭此書雖放浪形骸之外。却是名跡。
印記資料
收傳印記 / 退密 / 收傳印記 / 天籟閣 / 收傳印記 / 項元汴印(重一) / 收傳印記 / 子京父印(重一) / 收傳印記 / 項叔子(此印下有孤字記號) / 收傳印記 / 墨林山人(重一) / 收傳印記 / 項墨林鑑賞章 / 收傳印記 / 宮保世家 / 收傳印記 / 項墨林父祕笈之印 / 收傳印記 / 子京所藏 / 收傳印記 / 虛朗齋 / 收傳印記 / 寄敖(重一。其一於騎縫) / 收傳印記 / 項子京家珍藏 / 收傳印記 / 神遊心賞 / 收傳印記 / 子京(重二) / 收傳印記 / 墨林父 / 收傳印記 / 衣園居士 / 收傳印記 / 雙清閣書畫章 / 收傳印記 / 宗萬私印 / 收傳印記 / 滋大 / 收傳印記 / 宗 / 收傳印記 / 萬
參考資料
收藏著錄 / 石渠寶笈三編(避暑山莊),第九冊,頁4512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錄(卷八),第四冊,頁6 / 收藏著錄 / 故宮書畫圖錄,第十八冊,頁269-272 / 參考書目 / 林莉娜、陳建志、鄭淑方,〈明唐寅採蓮圖 卷 文彭草書採蓮曲〉,收入《明四大家特展-唐寅》(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07),頁64-67、296-297。 / 內容簡介(中文) / 文彭,字壽承,號三橋,為明代吳門領袖文徵明長子,少承家學,能書擅畫。本幅用筆熟練,筆意酣暢,為文彭狂草佳作,書於嘉靖已未(一五五九)年,贈予項元汴,右下角有千字文第九八五「孤」字編號。項氏與文家世交,每得舊藏常邀文彭兄弟鑒定真偽,而文彭亦精篆刻,元汴藏印之佳者亦多出其手。此卷乃三作合成,唐寅〈採蓮圖〉上項氏諸印與卷末項氏之畫、跋、印等,疑為合卷時所偽添。 / 內容簡介(英文) / Wen Peng was the eldest son of Wen Zhengming, leader of the Wu school. Steeped in family studies since childhood, he also excelled at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his work written with mature, fluid brushwork is an excellent example of Wen’s wild cursive script. Done in 1559, it was a gift to Xiang Yuanbian and features the 985th character from the “Thousand Character Classic” (“gu 孤”) as Xiang’s accession number. Associating with the Wen family, Xiang when acquiring a work often asked for Wen’s opinion. Wen, gifted at seal carving, also often did Xiang’s collection seals. This scroll was later combined with a Tang Yin painting, and its Xiang seals and the painting by Xiang along with his inscription and seals were forgeries added at that time.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