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主題

可食記憶:公眾參與行動

國家文化記憶庫專案推動中心 2022/09/20

關於飲食喚起記憶的描寫,最著名的是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中,描寫經由甜點瑪德蓮喚醒了童年時生活在貢布雷的時光。而臺灣的瑪德蓮時刻,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飲食實踐與記憶建構的關係,經常驅動著多重感官,透過包括視覺、嗅覺、味覺甚至觸覺等,連結了與過去經驗的記憶。其中,嗅覺接受的資訊是唯一直接進入大腦情感和記憶中心的感覺。看來,食物帶來的指認,可能很直接,甚至更猛烈。 於是,生活中各種的吃,能吃得溫飽,也能吃出關係,更能吃出與群體、與過去的聯繫,進而成為集體記憶的一部分。康納頓(P. Connerton)在《社會如何記憶》一書中指出,人類社會除了文字記載外,基於社會文化的不同,可依靠語言的口傳方式、物體(如地景、寶物、紀念碑等)的刻鏤、儀式與日常生活的身體實踐等不同機制,傳承與維持社會記憶。皮耶諾哈(Pierre Nora)指出的「記憶所繫之處」(lieu de memoire),被認為是指一種物質或非物質實體,經由人類或時間轉變,而成為一個社群的象徵性遺產。 經由飲食,滿足的不僅是維生之所需。飲食經驗經常產生出社會與文化的功能,或者標示身分或者聯繫社群。而吃東西,也經常發展出對於某些對象的記憶聯繫與認同產生的功能。更可能經由某些公共化的途徑、多重的媒介,成為了社會記憶的一部分,構成了社群認同的重要基礎。食物連繫的記憶具有有機性,連繫著不同的社群,成為社群認同的重要基礎。 再者,如同林開忠在《滋味的流轉》的導論中,引用Sidney Mintz與Christine Du Boris討論,指出食物可以區分族群、種族、國族與階級以及性別的認同,而食物是人們展開歸屬與認同的領域。同時也指出,移民在適應新文化的過程中,相對於語言跟穿著,飲食習慣往往是最後改變的傳統。遷移人群與食物記憶間的關係,類似的情節,依存在許多臺灣社會情境裡,等待我們去吃出彼此的關係。 「可食記憶」的聯合策展計畫,來自新竹、基隆、花蓮、高雄、桃園等五地、六組團隊的故事。每一道菜,都開展於人際之間濃密的情感。我們想談的議題是食物與記憶的關係,透過可食記憶的線上策展,發展出了風土材、遷徙食、復刻菜、家之味、一起吃等五個概念,試圖去討論以食物為載體,如何牽繫著記憶的招喚,從而讓食物成為跨越時間的連結,而在當代,食物所喚起的,不僅是對於過去的聯繫,更在味道中,畫出了屬於當代社群的認同邊界,開展著社群內外部的互動。食物,是否一種有能動性的存在,聯繫過去與現在,乃至社會的聚與散。 * * * 策展人:謝仕淵

國家文化記憶庫專案推動中心編輯,個別被編輯素材得點擊鏈結至原頁面閱讀出處資訊,若有轉載利用之需求,請依各編輯素材之授權與限制範圍之指示,2022/09/20。

  • 常民品味
  • 可食記憶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