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跨 1624:世界島臺灣」特展,臺史博特別邀請深耕臺南、通曉庶民飲食文化的作家魚夫先生,在518「國際博物館日」,透過一張張精美的繪製圖稿與採訪影片,分享他對臺灣,特別是臺南地方美食的食材來源、命名與烹調方式,一些專業而有趣的探訪與研究。【人人講堂】期望能在一系列爬梳歷史文物、深入暸解歷史事件的對談中,延伸出較為貼近日常的生活觀察,並藉由飲食文化的分享,聚焦這些在歷史進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由小觀大的常民美食。
從食物認識臺灣的歷史
「我們若到一個城市,常常做兩件事情:一個是到處走走,看建築也看風景,另一件事,則是品嚐當地美味食物」講座開場,魚夫老師首先提示大家,當人們旅遊時,除了透過建築物和風景去體會當地歷史與氣候,「食物」其實是一種最自然、直接,從中暸解在地歷史的方式;講座中,魚夫老師也用故宮博物院的「肉形石」作為序幕,來揭示臺灣四百年來的飲食文化;若拿著「肉形石」照片到市場豬肉攤位對照詢問,攤主也許會快眼明目地給出「三層肉」的標準答案,並附送如何料理使之美味的親切人情。
區域地理的隔絕造成口音與飲食文化的不同
除了早期漳、泉移民文化的影響,臺灣西部數條東西向河川的隔絕,也造成各地口音與飲食文化略有不同,以「粉腸」的「腸」來說,南部發音為「tshiân(ㄑㄧㄢˊ)」,新竹發音為「tshiâng(ㄑㄧㄤˊ)」,並寫作「沯」;另外一個例子是「潤餅」:中國北方稱為「春捲」,南方廈門稱為「薄餅」,泉州口味偏乾,漳州口味偏甜,臺灣金門喊做「七餅」,而臺南人吃潤餅有兩個時機:「三日節」與「清明節」,另,嘉義人在潤餅內加了「油麵」,由此窺見,小小一個常民食物「潤餅」,在不同區域有不同的稱呼與食材變化。
外來文化對飲食的影響
臺灣早期為農業社會,農人尊敬牛隻在農事上的付出與陪伴,不吃牛成了一種習俗,直到後來日本治理時代,富庶的上層社會帶來新的飲食習慣:西式牛排料理與麵包(吐司),而除了飲食習慣的改變,飲食語言也因文化來源產生不少的影響,舉例來說,基隆人說的街頭小吃「吉苦啦」,其實是日語裡的「竹輪」,發音為「吉苦哇」(ちくわ),「吉苦啦」則為其訛音,但是現在基隆人還是堅持這兩種東西是不同的東西喔!
魚夫提供
雞各部位的臺語講解:「我們臺灣人是這樣,關於豬和雞,幾乎都可以從頭吃到尾,從外吃到內」,魚夫笑著說:「不僅雞冠和肉垂都可以吃,雞毛還能用來做雞毛撢子!」
這次的講座是飲食知識、語言歷史的精彩饗宴,謝謝魚夫老師和報名參加的民眾,相信大家對當天晚餐的選擇會有豐富的體驗與心得。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