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平埔族群自90年代末開始身分自覺,推動一連串的文化復振、正名運動等等,要求政府正視平埔族群存在,2009年為平埔族群復名運動的一波高峰,2009年5月2日全台平埔族群首次集結凱達格蘭大道,然要求政府給出相關回應未果,同年6月24日上百名平埔原住民族,以台南西拉雅族為主要成員,再次北上包圍原住民族委員會(原民會),亦呼應自6月22日即於原民會前靜坐的西拉雅族萬淑娟與噶哈巫族蕭愛蓮,並要求政府立即承認平埔族群為台灣原住民族,立委黃偉哲、田秋堇,及曾任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夷將‧拔路兒(Icyang Parod)都到場聲援。
此段影片是由陳重佑紀錄片作品《追鹿人》之影片素材,本影段仍為記者提問,原民會代表發言鄭天財回應記者。針對平埔族群以身分法第八條做解釋,原民會主張原住民身分法第二條到第六條已經沒有符合要件,因此並無法適用身分法第八條。其餘關於專案小組以及後續的發展,並沒有明確的說明。
記者會後,原民會發布一則新聞稿,以「乞丐趕廟公」一詞比喻平埔族群要求原住民身分的過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