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雨後 淡水 木下靜涯

雨後 淡水 木下靜涯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雨後 淡水 木下靜涯

1929年的第3回臺展,審查員木下靜涯以《秋晴》、《雨後》兩件作品出品東洋畫部。《雨後》一作描繪下過雨後的淡水河面,瀰漫著濛濛水氣;近景的樹叢與遠景的觀音山縈繞著白茫茫的雲霧,展現出縹緲夢幻的氛圍。《臺灣日日新報》刊出此畫添賦漢詩之圖版,詩文作者應是該報社漢文部主任魏清德,詩的前兩句提到:「雨後晴光映水光,振振白鷺遠飛翔」,描述了雨過初霽、陽光穿越了雲層,照映在粼粼波光之上的景色,並有展翅而飛的白鷺鷥翱翔於半空。後兩句:「凴君筆墨清如許,管領雲山住此鄉」則應是藉詩文託付了對畫家的期待,希冀能保有如畫一般清徹明快的墨色和用筆,將這幕絕美的山川景致長存於紙絹,實現可望、可居、可遊的境界。另在該年的臺展畫作評論報導中,言及《雨後》一作「畫景清甚」,與這首詩相呼應,顯示出木下的筆墨著實給予時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備受好評。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雨後 淡水 木下靜涯 / 授權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Taifuten_object&id=tks_1929_01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名稱原文
雨後 淡水 木下靜涯
創作者
文/魏清德(待考);圖/木下靜涯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撰寫者
張哲維
時間資訊
1929
地點資訊
臺北
參考資料
1.〈雨後淡水木下靜涯〉,《臺灣日日新報》,1929-11-19(版8)。 2.〈第三囘臺展之我觀(上)〉,《臺灣日日新報》,1929-11-16夕刊(版4)。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