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共匪的科學研究工作

跟共匪的科學研究工作有關的相片,共4張
跟共匪的科學研究工作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共匪的科學研究工作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共匪的科學研究工作有關的相片,第3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共匪的科學研究工作

本文旨在概述中國共產黨科技的發展,中國共產黨當年的科學發展基礎,(一)國民政府遷臺時遺留在中央研究院及北平研究院的人員及設備。(二)1959(民國48)年以前從蘇俄獲得的技術援助。在1949(民國48)年所發表的共同綱領就指出,「為了工業及國防等建設,應努力發展自然科學」,此顯示對於科學產業的注重,又於1954(民國43)年提出「十二年科學遠景發展規劃」,此經蘇俄約一年的審核,乃通過實施,於1964(民國53)年至1965(民國54)年間成功進行兩次核試爆,因而引起各界的關注並引發各種猜測,作者認為在做任何猜測前應先理解中共,當時發展科學的條件及該有的認識,而有下列幾點論述:(一)科學的發展偏重於實用性而忽略理論及社會科學。(二)科學的研究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三)對於科學家強調「政治掛帥」。(四)科學研究的組織機構複雜繁多。(五)高級的科學專業人才缺乏。(六)核子科學研究成果有限。(七)火箭科技的開發時間短。(八)「十二年科學遠景發展規劃」的執行成果,距現代化目標尚遠,作者希望讀者能先有以上的認識,如此才有助於讀者釐清當年中共科學發展的情況。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中國文化大學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1965/11/00,
資源類型
論文
語言
中文
作者
姚國水
出版者
國防研究院
數量
74
單位
尺寸
21x15 cm
補充資料
學號:07424
封面列有:本院機密料請勿轉借轉載
簡述的創建者
中國文化大學
介接機關/系統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樓周邊園區文化記憶庫數位典藏平台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