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鳳凰木

鳳凰木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為1942年(昭和17年)第五回府展東洋畫部張李德和推薦作:〈鳳凰木〉。畫中鳳凰木枝條由右上垂至左下,主要枝條與分枝相比較為粗大,且每根枝條從根部到末端漸漸變細,鳥類則停留於靠中央的分枝上。鳳凰木葉片為二回羽狀複葉,葉子上方有盛開與含苞待放的花,綻放的花說明季節為夏天。此作透過葉與花不同生長方向使畫面達到平衡,再加上站於分枝的鳥類,讓弧線向左垂下的主枝條更生動自然,並增添畫作豐富度。畫作右下方有題詩與兩枚方印,文字與印章內容模糊待考。在1942年5月26日《臺灣日日新報》(4版) 鳳凰木的相關報導,刊載「……鳳凰花開得紅紅的,尤其今年的色彩又更加濃豔,讓人感到熱血沸騰。美麗的紅色花朵就像讚頌大東亞戰的戰績一樣……」當中鳳凰木被比喻成熱血的戰果,且鳳凰木並非為臺灣原生植物,於戰爭時期鳳凰木源自南洋地區,由此說明此作主題能連結戰爭時局。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名稱原文
鳳凰木
創作者
張李德和(長谷德和)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撰寫者
洪婉容
時間資訊
1942
地點資訊
臺灣
展覽名稱
府展
屆數
第5回
畫部
東洋畫部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參考資料
1. 臺灣總督府,《第五回府展圖錄》,臺北:臺灣總督府,1943。 2. 莊溪,〈認識植物—鳳凰木〉,網址:http://kplant.biodiv.tw/%E9%B3%B3%E5%87%B0%E6%9C%A8/%E9%B3%B3%E5%87%B0%E6%9C%A8.htm(點閱日期:2022-02-16)。 3. 洪韶圻,《論府展時期(1938-1943)羅山女史張李德和(1893-1972)的「繪畫成就」》,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7。 4. 佚名,〈血に燃えて 深紅ににいた鳳凰木〉,《臺灣日日新報》,1942-05-26(日刊4版)。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