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審查員鄉原古統出品昭和7年(1932)第6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為三曲屏風形式,中央一扇較寬,左、右兩扇窄長。中央屏風描寫以遠景構圖的新高山(玉山),主峰崢嶸,山石層疊嶙峋,近景峰巒聳峙,其上林木鬱鬱蔥蔥。左、右兩扇則是描繪牡丹、野菊、向日葵等各種花卉盛開的景色。畫家運用精細嚴謹的工筆,以主山堂堂的新高山作為主角,各種高山草木與花卉作搭配,結合了工筆寫實與圖案裝飾的風格,表現臺灣高山林木蒼鬱、花草繽紛的美麗景象。鷗亭生(大澤貞吉)評曰:「為三曲屏風裝飾性作品,中央以新高山為主,左右配以高山植物的花卉等。這件作品一如畫家平日的特色,以保守及細緻的手法完成,可以說是會場中的奇葩」。奇葩之評,除了題材與技法之外,或許亦針對此畫的形式,容易令人聯想起鄉原在臺展第1回出品的三聯幅屏風《南薰綽約》(1927),不同的是此畫採用少見且就尺寸而言主客分明的三曲屏風,與展場上的其他作品完全迴異。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