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西湖之斷橋殘雪

西湖之斷橋殘雪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此畫描寫西湖斷橋之冬景。前景左邊有兩棵高大枯樹,樹下有尖形奇石或臥或立,奇石後方不遠處的岸邊有一長椅,一男一女背對著觀者並肩而坐。這個背影又被複製縮小後直接往上移至中景、靠近斷橋的岸邊。湖面明亮如鏡,一隻多帆大船與斷橋的倒影清晰可見。遠景的高山,白雪冠頂。橋邊和岸邊尚餘白色殘雪,橋的後方則有高層洋樓與電線桿交錯林立。畫面以黃褐色為主調,搭配輪廓線的濃濃墨色,僅湖水、天空和殘葉上,有著幾抹藍綠。當時蒞臨臺展會場觀畫的一名記者,有如此評論:「榮獲特選的陳澄波《晚秋》,頗為賞心悅目,但易生厭。陳氏的《西湖斷橋殘雪》這幅,感覺更有生氣」。陳澄波此屆臺展以無鑑查資格出品了三件作品,除了此畫之外,另為《晚秋》和《普陀山の前寺 》(普陀山前寺)。其中《晚秋》榮獲特選,但這個記者卻認為此畫更為傑出。不過,有另一名記者持相反意見:「陳澄波之西湖斷橋殘雪。亦帶有幾分東洋畫風。但陳澄波之所謂力作者。無過晚秋」。此處的「東洋畫」,很明顯指的是「水墨畫」。陳澄波曾云:「我們作為東洋中的東洋人,畫也應該充分發揮東洋氣氛」,或許此畫最能彰顯此理念,故而被其遺書指定為傳家之寶。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名稱原文
西湖之斷橋殘雪
創作者
陳澄波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撰寫者
李淑珠
時間資訊
1929
地點資訊
西湖
展覽名稱
臺展
屆數
第3回
畫部
西洋畫部
資格
無鑑查(免審查)
參考資料
1. 臺灣教育會,《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0。 2.一記者,〈臺展評(下)〉,《臺灣日日新報》,1929-11-17夕刊(版2)。 3.一記者,〈第三回臺展之我觀(中)〉,《臺灣日日新報》,1929-11-17(版4)。 4.〈畫室巡禮(十) 描繪裸婦 陳澄波〉,《臺灣新民報》1932-9(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典藏編號NC2_024-001)。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