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周濂溪

周濂溪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此為林玉山入選昭和4年(1929)第3回臺展東洋畫部的畫作。周濂溪即周敦頤(1017-1073),為宋代文人,奠基了宋明理學的思想基礎。畫作採近景表現,畫面右側文人坐於石臺上,右手持卷讀書,左手輕放於石上,一旁有焚香。畫面右下角有童子為其煮茶,正在添加柴火。此文人即是周敦頤,其後方的欄杆,造型與構圖顯然受到宋代繪畫間接或直接的影響,而欄杆後方有成群盛開的蓮花,以此暗喻周敦頤愛蓮的典故。畫面左上角有落款「昭和己巳桂秋寫於風雅軒 林玉山」,己巳即1929年,而「風雅軒」是林玉山的嘉義老家,家族世代經營裝裱與繪畫店。刊於《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的畫評,稱此作有別於臺展東洋畫「多寫臺灣固有山水人物。及花卉等」,皆取自中國傳統畫題,並稱讚畫家「前兩回俱以畫牛入選。今變而為人物。落筆清楚。是其器處」,對該作予以肯定,但也指出「既用水墨。則人物顏上。即其他之著色。可以不必。著色反累畫品」,此畫現存於國美館(臺中),整幅畫施以淡黃的底色,而人物臉部另以白色和淡紅色表現光影的立體感,可見畫家的意圖並非純粹的文人畫。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名稱原文
周濂溪
創作者
林玉山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撰寫者
劉錡豫、李淑珠
時間資訊
1929
地點資訊
臺灣
展覽名稱
臺展
屆數
第3回
畫部
東洋畫部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
參考資料
1. 臺灣教育會,《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財團法人學租財團,1930。 2. 〈第三回臺展之我觀(上)〉,《臺灣日日新報》,1929-11-16(版4)。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