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燃放水燈圖

基隆燃放水燈圖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基隆燃放水燈圖

右圖為村上英夫入選昭和2年(1927)第1回臺展東洋畫部的作品。村上當時具有無鑑查出品資格,卻放棄該資格,參加一般出品審查並榮獲特選,由總督府以1200日圓購藏。此畫描繪基隆中元時節的放水燈習俗,畫中手持旗幟與燈籠的遊行隊伍行經兩棟洋樓,許多身穿臺灣服的女子倚窗探頭張望,手中持扇且以項鍊首飾精心裝扮,可能是遊廓的娼妓。隊伍分為3排,行走於洋樓前後的道路及遠景的拱橋上。此畫現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雖然從臺展圖錄的圖版中無法辨認出落款,但經至國美館調查現作,發現右上角有「基隆燃放水燈圖 於基隆年氏廊 英夫無羅」字樣,無羅為村上的雅號。落款底下另有明顯字跡,可見曾被塗改,例如在「基隆年氏」之下可辨識出「顏國」二字,故原來應是「顏國年氏」,即基隆顏家的顏國年(1886-1937)。畫面右上及左下角有金雲圍繞的描寫,此為日本桃山時代屏風繪的傳統。鷗亭生(大澤貞吉)評:「樸素筆法中帶有『時代味』,作者極盡用心想表現淡泊感之處,頗為有趣」,但指出「裝飾天地的金雲,更是蛇足」,而西岡塘翠亦認為金雲的表現多餘,應予以刪除。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基隆燃放水燈圖 / 授權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Taifuten_object&id=CA01_008_P003_137_e_t1a。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名稱原文
基隆燃放水燈圖
創作者
村上英夫
介接機關
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撰寫者
劉錡豫、李淑珠
時間資訊
1927
地點資訊
基隆
展覽名稱
臺展
屆數
第1回
畫部
東洋畫部
資格
一般出品(送件)/入選/特選
參考資料
1. 臺灣日本畫協會,《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北:臺灣日本畫協會,1928。 2. 西岡塘翠,〈說苑/島を彩れる美術の秋(台展素人寸評)〉,《臺灣時報》,1927-12。 3. 鷗亭生,〈臺展評 東洋画部(二)〉,《臺灣日日新報》,1927-11-01(版2)。 4.《臺灣年鑑》,1928,頁458。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